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财经 / 正文

阳光私募“类公募”之路:业绩杀手效应暗藏

2011-07-03 10:00:25 作者: 程亮亮 评论: 字体大小 T T T
让这些阳光私募大佬最为担心的就是公募化倾向之后带来的业绩杀手效应。伴随着规模的增长,阳光私募基金的投研体系建设往往难以在短时期内跟上,导致在管理大资金后业绩逐步平庸化。这种现象不仅在公募转投私募的基金经理中出现,包括罗伟广、常士杉这些草根阳光私募基金经理也出现了类似的问题。

在经历了过去几年的高速发展之后,阳光私募这个所谓的新生行业似乎已经步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无论是从产品的规模,到营销渠道的拓展,再到最后产品的业绩表现,阳光私募行业无处不散发出“类公募基金”的气息。

类“公募”

阳光私募基金的公募化倾向已经越来越明显,无论是从类似于公募基金的造星运动,还是发行渠道开始依赖于银行,甚至是日益下降的业绩,无不透露出公募基金的影子。

在公募基金行业,几乎每一个公司都有一个不太愿意承认的事实,就是需要一个知名的基金经理。华夏基金打造了王亚伟,华商基金培养出孙建波,种种诸如此类的基金公司“头牌”,某种意义上说是整个公司“齐心协力”的结果。而不少从公募基金转投进入私募行业的人士,公募基金中的“明星”基金经理情结十分严重。例如早前某私募基金耗巨资参与竞投巴菲特午餐,似乎正透露出其中的炒作意味。

目前,业内讨论最多的阳光私募公募化现象正体现在私募对于银行渠道的依赖上。公募基金经过多年的发展之后,对于银行渠道的依赖程度已经成为不能承受之重。然而就在公募基金开始极力开拓其他的新渠道,以避开银行的高返点“盘剥”时,部分阳光私募却开始进入银行渠道,并乐此不疲。对此,有分析人士称,对于之前一直依靠个人关系进行产品销售的阳光私募而言,银行愿意给阳光私募销售渠道,带来的潜在客户群体陡增,这对私募基金而言颇具诱惑力。

就在所有的环节都开始逐渐展现公募化倾向之后,之前因为船小好调头而业绩表现大都较好的阳光私募开始逐渐走下坡路。纵观近些年阳光私募和公募基金的业绩对比就不难发现,两个不同群体之间的业绩差距显然呈现缩小之态势,最近几年更有业绩差距消失殆尽的苗头。

规模快速扩张是元凶?

众所周知,相对于公募基金管理公司而言,阳光私募基金以规模小、投资灵活的风格见长。但是,近些年阳光私募基金规模快速扩张,已经让它们不再具有此类优势,一步一步地走向公募基金之路。

“回想几年之前,我们这个私募行业谁的管理规模超过10亿元就会感觉很厉害了,但是如今,这个数字显然已经不会再让大多数的管理公司感到兴奋。”沪上某不愿透露姓名的阳光私募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此表示,“但是这种规模的快速扩张也使得我们这个行业越来越不像之前的我们。”

上述阳光私募人士所说的“越来越不像之前的我们”,其实就是阳光私募越来越表现出来的公募化倾向。记者采访多位私募业界人士发现,对于公募化的趋势,似乎大多数人都表现出不愿意看到却又不得不接受的态度。

其实,让这些阳光私募大佬最为担心的就是公募化倾向之后带来的业绩杀手效应。伴随着规模的增长,阳光私募基金的投研体系建设往往难以在短时期内跟上,导致在管理大资金后业绩逐步平庸化。这种现象不仅在公募转投私募的基金经理中出现,包括罗伟广、常士杉这些草根阳光私募基金经理也出现了类似的问题。

成也规模,败也规模。规模上了一个台阶,必然需要更多的类似于公募基金的配置,看上去更为科学的管理方法,但与此同时,这种公募化的外在表象并不能掩饰投资者对于公募化业绩下滑的不满。或许,阳光私募基金需要更多的思考,如何在规模与保存自有特色之间找出一个更为合适的平衡点。

责任编辑:任竟慧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看完这篇文章有何感觉?已经有0人表态
时间:
2014年12月28日 ~2014年12月28日
地点:
北京市海淀区中科资源大厦南楼4层 水木汇咖啡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