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社会 / 正文

能把外媒当猴耍的中国人,他是第一个

2016-02-18 10:04:37 评论: 字体大小 T T T 扫描到手持设备
如果你让我猜一位“世界著名艺术家、世界最有影响力的艺术家、世界上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我绝对想不到答案会是——

如果你让我猜一位“世界著名艺术家、世界最有影响力的艺术家、世界上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我绝对想不到答案会是:

1.webp

他AI

因为这个人到哪儿都是

竖中指

2.webp

3.webp

4.webp

秀裸体

5.webp

摆造型

6.webp

7.webp

往墙上挂/贴满东西

8.webp

9.webp

AI作品《借据》

到底哪里就重要了!

可墙里开花墙外香,在西方媒体的标题里,这个人却总是“伟大”、“自由”、“启蒙”各种光环加身。

新政客,AI改变中国

10.webp

伟大的国家级艺术家

11.webp

作品代表着自由

12.webp

杰出的艺术家

13.webp

你们说的这些,我在他的艺术中完全看不出啊!是我瞎了么!

瞎了么?

还是美国“意见”杂志《新共和》瞎说了大实话。这份在美国地位极高的杂志,大概是实在昧不住良心,给了这样一个评价:

高尚和卑贱,AI:伟大的异见人士,糟糕的艺术家

14.webp

这才对了,醉翁之意不在酒,我们都懂

提起AI,外媒总是不约而同地先说“中国异见人士”,然后不情不愿地“and artist”。西方媒体力捧AI这杯“酒”,无非是冲着他身上“反体制旗手”的标签。

可喝完这杯酒,这帮人肠子都悔青了……

分割线就在2015年7月。在那之前,AI着实是一把好剑。

2011年4月3日,AI因涉嫌经济犯罪被警方带走调查。仅5天后,美国国务院发表了《2010年人权国别报告》,批评中国人权。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在对报告作说明时特别提到:“在这些事件中的最近一起,是杰出的艺术家AI就在上个星期天遭到了拘留。”

西方媒体更是连篇累牍的报道,把整件事修饰得像悬疑片一般,一时间,AI的名字可谓“家喻户晓”。从香港到悉尼、从旧金山到新西兰,印着“AI在哪里?”的T恤、海报有组织地被挂到了各种显眼的地方。

15.webp

16.webp

总之那几年,AI成了外国抹黑中国的必杀技。他说过的话,他写过的文章,全都成了唱衰中国的“弹药”。

直到2015年7月31日,AI离开中国。

那些以为自己救AI于水火的人,怎么也没料到接下来会上演“农夫与蛇”的故事。8月5日,德国之声中文网迅速发出了一篇《南德意志报》对AI专访的摘编。这个专访里,AI说的话让人始料未及:

谈政府:

“政府许诺我出国来去自由,我和他们已经互相理解。”

谈逮捕维权律师:

他们是按法律程序办事。现在当他们拘留你,他们会有逮捕令。法院会判决这些人,他们按程序办事。如果证据不足时他们就会将你释放。

谈体制:

“体制绝对不愚蠢。破坏什么很容易,之后建立的新事物却不一定更好……我希望我的所作所为能够对我们的社会有所帮助。不仅仅是批评,还要提供解决方案。如果我没有解决方案,那我为什么要去谈论问题呢?”

哎呦我去,说好的“公知范”,怎么一到国外全变了!

那些一手捧红AI的“人权游戏”玩家顿时“目瞪口呆.jpg”,根本不相信这话出自AI之口。随后,一篇《告别偶像AI》的文章走红,文中写道,“无论异议者们对AI的言论是否过度,可以确定的是一个意见领袖的崩塌正在发生。”

就算对AI失望,说他“崩塌”却言之尚早,毕竟AI的艺术行为还能挽留了一部分对他的信任。

2015年9月,AI在伦敦皇家艺术学院开展览,狠狠讽刺了一把中国。

作品《借据》,用81张借据贴满学院的墙壁(对,就是前面那张图),再次呈现自己被扣留81天的经历(这段经历简直是AI创作的灵感源泉了);

作品《直》用大量钢筋堆叠,AI称这些钢筋来自四川震灾中崩塌、压伤人们的建筑物,这幅作品讽刺当地校舍偷工减料,建筑物无法有效耐震,同时暗示中国隐瞒地震伤亡。

17.webp

这些艺术恰如甘露,大大满足了AI的支持者们。

可好景不长,AI很快把相同的手法套到了这群人的身上。

难民问题。

丹麦撤展、沙滩模仿溺亡小男孩、救生衣挂满柏林音乐厅。AI这三步走,彻底惹恼了崇拜者们,西方媒体报道的画风也变了。

德国媒体和网友不再对AI“好评如潮”。《明镜》的网友DiabolusParvus:“如果AI去美国打击中东地区的盟友那儿做这些展览,他只会得到两个反应:1.请不要用这些垃圾打扰我们! 2.AI滚蛋!——所幸他只是在柏林做这些。”

“难道一个人一旦有了名声,他做的一切就都是对的吗?”

“柏林确实常有一些非常愚蠢的艺术展览,不过你总能发现其中有趣的地方。”

现在不乐意了?你们看钢筋堆叠的时候,怎么不质疑愚蠢?你们听他描述中国社会的残酷时,怎么不质疑对错?(注:2012年,德国《世界报》独家发表了AI的文章《我不愿意离开中国》。文中描述了他被拘禁的日子、中国社会的残酷,并歌颂德国在维护社会公平方面的突出表现。)

BBC中文网发表文章《AI蹩脚的行为艺术》,文中怒不可遏,“你(AI)无知无畏!你对我们北欧国家的法律制度,对我们为接受众多难民所承受的巨大压力、所引起的财政吃紧、安全危机和社会混乱毫无认识,你就只顾作秀表现自己的仁慈!”

曾经一马当先刊登AI《中国将其人民排斥在奥林匹克外,伦敦则不一样》文章的《卫报》,委婉地表示了不满意,“相比模仿溺亡男童,AI有更好的方式表达政治立场”

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了。

怪谁呢?

早在2015年3月,总部在英国的“大赦国际”给AI颁发“年度良心大使奖”。半年后,刚到欧洲的AI就发表了一番言论,说“英国忽视人权”。

18.webp

没想到“公知”也能输出吧?

19.webp

责任编辑:翟帅
来源: 图说祖
相关推荐: 艾未未
看完这篇文章有何感觉?已经有0人表态
时间:
2014年12月28日 ~2014年12月28日
地点:
北京市海淀区中科资源大厦南楼4层 水木汇咖啡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