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社会 / 正文

深圳滑坡首位幸存者被发现后问:地震了还是海啸了

2015-12-24 21:47:52 评论: 字体大小 T T T 扫描到手持设备
武警水电一总队总工程师李虎章说,这支专业救援队有着丰富的实战经验,曾参加过包括2014年鲁甸救援在内的多次国内重大灾难救援。尽管如此,深圳滑坡灾害之烈,还是超过了他们想象。

深圳滑坡首位幸存者被发现后问:地震了还是海啸了

23日清晨,田泽明被困67小时后获救,成为深圳滑坡事件中从土层下挖出的首位幸存者。被困60多个小时后,他仍不知道发生了什么,问:“这是地震了还是海啸了?”

新华网深圳消息,12月23日清晨,田泽明被困67小时后获救,成为深圳滑坡事件中从土层下挖出的首位幸存者。

从发现生命到成功救出,前后近20个小时,包括武警水电一总队三支队、深圳消防支队在内的几支搜救力量,展开了一场扣人心弦的营救行动。

定位生命

12月22日10时许,深圳滑坡救援现场东二区。武警水电一总队三支队9中队五班班长王伟的心提了起来:雷达探测仪显示,这里有生命迹象。

此时,十几米深的滑坡泥土已被挖开,压毁在下的房屋露出了房顶一角。

“探出生命信号后,我们一边逐渐清理扩大房顶的面积,一边找寻多个探测位置。”王伟说,从最开始半径50厘米的一个点,到挖掘机清出3个半径超4米的圆周,试图更准确地找到生命信号,但收到的回响却细若游丝。

他一次次放下探测仪,以便更清晰地倾听来自土层之下这种声音。有时候,声音突然响起,一看,却是现场突然有人经过。

他操作的这套仪器,能够迅速辨识人类生命信号,而排除其他动物。条件是,探测时必须清场,15米范围内不能有人。

武警水电一总队第三支队支队长王永兴心里浮出一个念头:这个地方肯定能够救出人来!

尽管信号微弱不稳,却足以让整个救援队伍锁定这栋深埋中的房子。

救援人员开始利用破拆设备在房顶打孔,蛇眼探测仪穿过小孔,用探头去观察里面的迹象。他们总共在第一层的8间房凿了8个孔,蛇眼一次次探进去,却什么都没有看到。他们喊话,也听不到应答。随即,第一层房间被全部破拆。

再下挖两层,继续探测,生命信号依然存在。

人们的信心越来越坚定。

要找到生还者的具体位置,还需要更准确地锁定一个小范围。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搜救部队领导下令:快!

托起希望

12月21日凌晨5点多,武警水电一总队先头部队赶到深圳滑坡现场。自接到命令起,他们从广西南宁驻地出发,使用了汽车、高铁、飞机等所有可能的交通方式,长途奔袭了11个小时。

武警水电一总队总工程师李虎章说,这支专业救援队有着丰富的实战经验,曾参加过包括2014年鲁甸救援在内的多次国内重大灾难救援。尽管如此,深圳滑坡灾害之烈,还是超过了他们想象。

“这么大的塌方体,从没有见过。”武警水电一总队三支队9中队中队长王立胜告诉记者。

土层厚。在他们分工负责的一块长约150米、宽约120米的区域中,土层平均厚约12米,相当于四五层楼的高度。而滑坡冲击力很大,有的房屋被推离原位十几米,跟灾害发生前拍摄的地图标位差距很大。如果按完全地图去挖,什么都找不到。

因此,第一项工作是挖除土层。那么高的土堆,他们把几台挖掘机从低到高依次排开,采取翻转倒运的方式,一层一层把泥土提升、运走。

土质粘而软,又不时渗水,这对搜救队员们造成了潜在威胁。高耸的土堆悬在头顶,随时有坍塌的可能。越往下挖,危险越大。

他们在几个位置安排了观察员,一旦发现土层上出现裂缝,就吹响警戒哨,提醒搜救队员紧急撤离。从白昼到黑夜,他们一直在这样的危险中作业。夜晚昏暗,发现险情愈加困难。12月21日一整晚,动人心魄的哨声响起了七八次。

12月22日早晨8点左右,土层大面积清除后,被压毁房屋的轮廓逐渐显露出来。

忽然,人们闻到异味。

一探测,房屋废墟中可燃气体的浓度达6%,正在极易爆炸的区间之内。

作业中断。当地政府部门紧急送来一台轴流风机,把可燃气体吹散。而这些气体来自几只家用煤气罐,大多已经变形,有的就像被捏扁的矿泉水瓶一样。

队员们把煤气罐抱出来,小心翼翼,一旦碰出火花,后果不堪设想。

排险之后,大家继续作业。就在这时,生命信号出现了。

责任编辑:瓶子
来源: 澎湃新闻网
1 2
看完这篇文章有何感觉?已经有0人表态
时间:
2014年12月28日 ~2014年12月28日
地点:
北京市海淀区中科资源大厦南楼4层 水木汇咖啡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