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际 / 正文

巴黎恐怖袭击:有些衣服不能穿

2015-11-14 11:24:00 作者: 杨昊 评论: 字体大小 T T T 扫描到手持设备
因此,禁止在公众场合穿着罩袍的禁令可以说是法国为了加快穆斯林移民真正融入法国社会,消除面纱背后的穆斯林移民在文化、宗教和心理上的隔阂,并对自身经验总结和反思后的结果。此外,在安全上由于罩袍天然的隐蔽合理性,不利于安全检查防范恐怖袭击,也不符合提倡平等的法国主流价值观,在这两点上法国也有将其禁止的充分理由。

blob.png

当地事件2015年11月13日,法国巴黎,一家餐馆遭袭,警察封路。(CFP/图)

当地时间2015年11月13日晚,法国巴黎市中心共和国广场附近街区发生多处枪击。据法国媒体报道,13日晚遭袭击的巴黎巴塔克兰剧院已有百余人死亡。巴黎北部法兰西体育场周边发生两处爆炸。目前凶手仍在逃。(文末有袭击现场图片)

法国总统奥朗德说,发生在巴黎的袭击事件是法国“史无前例的恐怖袭击”,并宣布法国全境进入紧急状态。

据法国电视台BFMTV报道,当天晚上22时左右,在巴黎11区巴塔克兰音乐厅附近,有人听到20声左右枪响。枪手喊出了“为了叙利亚”话语。据巴黎11区枪击案目击者称,在开枪前,枪手高喊了“真主伟大”,随后扣动扳机。

如何加快穆斯林移民真正融入法国社会,是法国一直在讨论与思考的问题。2009年底,法国还展开了一场关于“国家认同”的全民大讨论,并推出了禁止在公众场合穿着罩袍的禁令。此次爆炸,反映了法国在移民和文明冲突上仍然面临的巨大的挑战。

blob.png

2010年2月6日,法国Tours,穆斯林妇女举行示威,抗议法国实施禁止穆斯林在公共场合穿戴罩袍的法令。 (CFP/图)

国际反恐斗争从某个时刻起上升到了穿着的层次。不过,这不是调侃,从一定意义上说,这就是文明的冲突。

标志性事件是,2010年9月14日法国颁布《禁止在公共场所掩藏面部法》。此后,一些欧洲国家陆续出台相似的法律。大意是,禁止妇女在公共场合穿着罩袍。在印象中,欧洲一向强调多元、包容,那么这样一条看似严重侵犯“个人自由”的法律怎么就被通过了呢?

还是拿老欧洲中最自由的法国来做说明吧。

传统上,法国是一个以天主教信仰为主的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了解决战后国内劳动力严重不足的问题,法国向前法属殖民地开放国门,大规模吸引移民,尤其是北非。法国此前也有过两次移民潮,一次来源主要是比利时、意大利等国,第二次则主要来自波兰等东欧国家。而这一次移民最大的不同是,来自北非的移民的宗教信仰伊斯兰教占据了主导。这些会说法语的新移民大量涌入法国,短短半个世纪,法国穆斯林人口增加了五十倍,如今已经超过六百万。

政教分离,坚持政治和社会世俗化——作为法国进入共和时代的坚持重要的理念而长期为人们所认同。在法国,宗教的信仰和实践属于私人领域事务,作为法国公民必须区分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

在对待外来移民一事上,“共和同化模式”是法国奉行的基本原则。这一原则建立在共和、世俗和平等的公民资格基础上。归化者通过对法国人奉行的共和价值观的认同融入法国社会,最终熔为真正意义上的法国人。这在与法国人拥有相同或相似的文化宗教的比利时人、葡萄牙人、意大利人和波兰人等欧洲移民身上,确实得到了印证,这些移民在若干年后除了其姓氏上所保有的特征外,其余与法国人并无二致。

法国前总统萨科齐的父亲,就是一名在二战时前来法国避难的匈牙利人,萨科齐是法国有史以来第一位移民后裔的总统。有了法国融合欧洲移民的成功,法国历史学家贾斯汀·韦瑟和波士顿大学政治学副教授乔纳森·劳伦斯在他们合著的《溶解伊斯兰》一书中大胆预言:法国的穆斯林移民最终也会从“在法国的穆斯林”转变成“法国穆斯林”。

blob.png

2005年11月4日,在法国首都巴黎郊区欧奈苏布瓦,消防队员正在扑灭一仓库的大火。(新华社/图)

但是,学者的这一预言在面对“9·11”之后迅速坐大的原教旨主义面前碰了壁。随着这些在宗教文化上有相当的自在性而迟迟不能融入法国社会主流价值的穆斯林移民大量增加,其与法国原本的国民在工作和文化价值观上的冲突时有发生。在经济萧条之时,这种冲突在原旨主义的影响下有加剧之势,部分甚至演变成为暴力袭击事件,对社会稳定团结造成了巨大的恶劣影响。

在心理认同上,一部分北非移民确实相信自己仅仅是居住在法国,甚至包括相当一部分二、三代移民。因为信仰差异,他们长期游离与法国主流社会之外,对于整个法国社会而言都是一种巨大的离心力。在2008年的一场足球赛上,法国国家队坐镇主场对阵阿尔及利亚。当《马赛曲》奏响时,生长在法国、已是法国公民的第二、三代的阿尔及利亚移民,对国歌报以嘘声。法国社会党议员阿诺·蒙特布尔格认为,嘘声正是年轻移民后裔无法融入社会的典型表现。近年来,随着法国的欧洲裔居民的出生率下降,而伊斯兰裔出生率保持高水准状态。有越来越多的人担心,向来为法国人所看重的共和价值观将由此岌岌可危。

因此,法国政府认为有必要开展一场国家认同大讨论,以深入探讨法兰西民族如何在不同文明相互碰撞、融合的大格局中明确自己的国家定位,从而理清困扰法国社会的民族、宗教、种族等问题,明确法兰西民族的认同。

2009年底,萨科齐和总理菲永牵头,“移民和国家认同部”主办,在法国展开一场关于“国家认同”的全民大讨论。这场讨论围绕“什么是法国人”的问题在法国社会上下展开广泛讨论,涉及国家认同、法兰西共和国价值观、民族主义、移民的社会融入、伊斯兰与法国等问题。

大讨论受到了法国社会的广泛关注,反响热烈。在政府为其建立的“国家认同大讨论”网站上,短短几个月期间,就有410万次网页和76万次网站浏览量,以及5.6万条论坛留言。最后,网站对历次讨论会所提出的观点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得出了法国人关于国家认同的5个基本看法:1.国家认同情况良好;2.国家认同首先要基于法国价值观;3.国家认同会随着时间而改变;4.国家认同有减弱的趋势;5.找寻价值是国家认同构建的关键。

在法国,这类讨论往往会以相应的立法来结束。而“罩袍禁令”正是“国民认同大讨论”的结果之一。在萨科齐的支持下,法国议会于2010年年初提交了《禁止在公共场所掩藏面部法》草案,并在5月的内阁会议上获得批准。2010年7月,众议院表决中该草案以355票赞成、1票反对的压倒性票数通过,9月又以246票赞成、1票反对在参议院通过。10月11日法国宪法法庭正式批准《禁止在公共场所掩藏面部法》。

因此,禁止在公众场合穿着罩袍的禁令可以说是法国为了加快穆斯林移民真正融入法国社会,消除面纱背后的穆斯林移民在文化、宗教和心理上的隔阂,并对自身经验总结和反思后的结果。此外,在安全上由于罩袍天然的隐蔽合理性,不利于安全检查防范恐怖袭击,也不符合提倡平等的法国主流价值观,在这两点上法国也有将其禁止的充分理由。

自由,作为一种价值为所有法国人所认同,但它更是一种切切实实存在的权利。既然是权利就有权利的边界。法兰西共和国宪法最重要的原则是:“法国所有公民,不分籍贯、人种和宗教,一律平等。”根据这一原则,外来移民在语言、文化、宗教等方面的特殊性不得保留。持不同信仰的人不得因其自身信仰而享有冒犯他人,侵犯他人权利或具有侵害他人权利危险性的特权。

事实上早在“罩袍禁令”之前,2004年2月10日,法国就颁布了被称为“头巾法”的“公立学校内禁止佩戴明显宗教标志”的法案,用以禁止包括伊斯兰头巾、犹太教小帽、明显过大的基督教十字架等在内具有宗教标志意义的服饰出现在学校。

不仅仅是在法国,欧洲其他许多国家都实施了类似的罩袍禁令。在法国之前,比利时就曾于2011年7月全面实施罩袍禁令。

2012年12月,比利时宪法法院裁定禁令没有侵害人权,驳回了废除禁令的申请。在法国的罩袍禁令颁布后,一名24岁的法国公民也提起诉讼,认为这个禁令侵害了她的宗教和言论自由,2014年7月2日,欧洲人权法院裁定支持禁令。法院认为,法国政府禁止妇女在公共场所穿戴全脸面纱的决定,旨在鼓励不同宗教信仰和背景的公民“生活在一起”。而在德国,丹麦等国,也都在全国范围或地方上存在不同程度上的类似禁令。

著名的调查机构FT-Harris于2010年2月3日至10日进行了一次大调查。在法国,当问到“你是否赞成禁止穆斯林穿戴‘布卡’”时,表示支持的受访者在法国高达70%;当问到“你是否支持在更大范围内禁止在公共场合穿戴宗教标志(如基督教十字架和犹太教小帽)”时,法国有22%的受访者表示支持。

可见,法国民众对于该项禁令的支持度相当高,有共和价值观为基础共识为支撑,罩袍禁令在法国的施行,虽然难免会造成小范围摩擦,但并不会受到过多的阻碍。其对于多元文化在法国的整合和法兰西人重拾对国家的价值认同能否带来足够的积极影响,还有待时间去检验和证明。

  【多图直击巴黎袭击案现场】

blob.png

当地时间2015年11月13日,法国巴黎,观众涌入球场。正在进行的一场德法友谊足球赛场外发生爆炸,有人员受伤。 (CFP/图)

blob.png

当地时间2015年11月13日,法国巴黎,球迷通过手机了解球场外发生爆炸的情况。 (CFP/图)

blob.png

当地时间2015年11月13日,法国巴黎,在共和广场附近的人们听到爆炸声或枪声响起,撒腿狂奔。 (CFP/图)

blob.png

当地事件2015年11月13日,法国巴黎,市中心一家餐厅发生枪击事件,造成人员伤亡。 一名女子蹲在盖着白布的尸体旁边。 (CFP/图)

blob.png

当地时间2015年11月13日,法国巴黎,巴特兰音乐厅遭袭,警方疏散民众。法国巴黎市中心13日发生多起枪击爆炸事件,已致至少百人死亡,上百人被劫持。 (CFP/图)

blob.png

当地时间2015年11月13日,法国巴黎,发多起枪击爆炸事件,人群涌向巴特兰音乐厅附近躲避,警察疏散人群。 (CFP/图)

blob.png

当地时间2015年11月13日,法国巴黎,法国的消防员正在巴特兰音乐厅附近救助一名受伤民众。 (CFP/图)

blob.png

当地时间2015年11月13日,法国巴黎,巴特兰音乐厅遭袭,伤者被救助。 (CFP/图)

【建议在法中国公民减少外出】

新华社记者从中国驻法国大使馆领事保护中心处获悉,尚无中国公民和华人报案在袭击中伤亡。

中国驻法国使馆建议,在法中国公民如无特殊需要,近期内尽量减少出行,密切跟踪法国当地媒体的相关报道和警方的安全提示,并配合警方的安全检查和证件检查。

如遇紧急情况,请即拨打法国报警电话17或0033-805021717、0033-800406005

中国驻法使馆领事保护与协助电话:0033-667486393

中国驻马赛总领馆领保与协助电话:0033-671905835。

中国驻斯特拉斯堡总领馆领保与协助电话:0033-609994464。

中国驻里昂总领馆领保与协助电话:0033-785620931。

外交部全球领保与服务应急呼叫中心电话:00861012308

责任编辑:翟忙忙
来源: 南方周末
看完这篇文章有何感觉?已经有0人表态
时间:
2014年12月28日 ~2014年12月28日
地点:
北京市海淀区中科资源大厦南楼4层 水木汇咖啡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