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际 / 正文

傅莹:中国正有意识地参与到国际体系的重塑

2015-11-01 07:58:04 作者: 陈磊 评论: 字体大小 T T T 扫描到手持设备
傅莹表示:中国正有意识地参与到国际体系的重塑中来,并力图在自己最擅长的领域为中国正有意识地参与到国际体系的重塑中来.

傅莹:中国正有意识地参与到国际体系的重塑

傅莹出席“世界秩序与中国的角色———2015京城国际论坛”并发表讲话。南都记者 陈磊 摄

傅莹:中国正有意识地参与到国际体系的重塑

基辛格在“2015京城国际论坛”发表演讲。

10月31日,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特邀副理事长傅莹出席由中信出版集团、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主办的“世界秩序与中国的角色———2015京城国际论坛”并发表讲话。她表示,中国正有意识地参与到国际体系的重塑中来,并力图在自己最擅长的领域为国际社会提供公共产品。

中国如何参与全球治理是挑战也是机遇

傅莹说,基辛格博士的《世界秩序》这本书在中国受到推崇,首先是出于中国人对基辛格博士渊博学识和外交实践经验的景仰。同时,对中国来讲,这本书的出版可谓恰逢其时。经历了30多年快速发展的中国,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外部环境变化。

例如:首先,世界再次站在历史性重大变革的新关口,既发生在传统领域、也发生在非传统领域,既有全球性的、也有地区性和国家内部的,既在实体层面上发生、也在精神层面上产生。人们需要很好地认识这些变化从何而来,我们要向何处去?

其次,在中国,许多人已经认识到,自己的国家成为世界之变的最主要动因之一,对国际事务有着越来越大的影响。中国正有意识地参与到国际体系的重塑中来,并力图在自己最擅长的领域为国际社会提供公共产品。

再者,中国公众有日益浓厚的兴趣去学习,建立广阔的国际视野。当奥巴马总统说到“如果我们不去制定规则,中国人就会去制定”时,这句话反而刺激了中国人去探索,去了解这些“规则”到底是什么?它们对中国有什么影响?中国又当如何应对?

傅莹说,对当今中国来讲,如何参与全球治理是挑战,也是机遇。本月中旬,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围绕全球治理的集体学习后指出,全球治理体制变革正处在历史转折点上,推进全球治理体制变革是大势所趋,他特别提醒国人,“不仅要看到我国发展对世界的要求,也要看到国际社会对我国的期待”。

中国将在未来世界秩序中扮演什么角色

傅莹说,现存的、美国声称领导的“世界秩序”之所以存在,不是无缘无故的,也不是没有取得过重要成就。但它目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同时,中国的问题是:中国在现存世界秩序中的位置是什么?未来应是什么?中国当然在很多方面都是现存秩序的组成部分,比如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等。

中国也是改革的推动者和新机制的参与者,比如G 20和气候变化。中国也在积极创建国际体系新的延伸,比如倡议一带一路和亚投行。但是,在所谓的“世界秩序”中,在某些方面是对中国采取排斥态度的,在有的方面甚至隐隐地把中国视为潜在假想敌,比如作为其安全支柱的军事同盟体系。对于这些问题如何处置是我们探讨未来秩序时必须思考和面对的。

傅莹说,基辛格博士在《世界秩序》一书中涉及中美关系的阐述是中国读者最感兴趣的部分。比如说,这本书中写道:“美国和中国都是世界秩序不可或缺的支柱”。基辛格博士也善意提醒中国:“现在的问题是,中国在现代探寻新的世界秩序的努力中如何定位自己。”

傅莹也认为,中国确实需要思考,并且需要尽快地想明白,我们希望的未来世界秩序应该是怎样的?它与现存的世界秩序是什么样的关系?我们需要告诉世界,中国将在未来世界秩序的塑造中扮演什么角色?我们能为此做些什么?

最后,傅莹引用孟子名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表示,还不能说中国目前已经完全实现了“达”,但是,当世界进入对全球秩序的新的思考之际,中国人是时候,本着共赢、包容以及和平的精神,加强与世界的互动,携手共同努力。她还提到,也许用“全球秩序”这个词可以更好地反映现代国际社会对新的秩序的需求。

相关新闻

93岁基辛格演讲

披露首次与周恩来交流细节

昨天论坛上,美国前国务卿、“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基辛格发表演讲,谈及对中国发展的感受,他还特别提到45年前第一次访问,与周恩来总理交流的相关情况。

基辛格所说的首次访问中国,发生在1971年7月。当时,作为美方执行“波罗行动”(注:中美建交前站行动的代号)的高官,48岁的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假装肚子疼瞒过媒体,带着机密资料从巴基斯坦飞往北京。到达北京后,他见到了周恩来、叶剑英等人,为当时中美关系破冰发挥了重要作用。

基辛格在演讲中回忆当时他第一次来到中国的情景时说:“那时中国是一个神秘的国度。我告诉周恩来总理这个看法,他说‘中国并不神秘,只是你了解得少,如果你多和9亿中国人接触就会去掉这种感觉’。”

至此,基辛格开始了与中国高层的良性互动。即使在1977年,基辛格离开服务八年的白宫后,他仍作为中美关系重要参与者继续发挥着自己的作用。其间,基辛格还多次受到中国共产党历任领导人的接见。

基辛格表示,与中国接触的45年来,每一次到中国都有新的体验,中国人善于把客观的东西变成主观体验。“我第一次来中国,当时没有高楼和汽车。当时讲中国会发展到现在的样子,我绝对不会相信。但45年后,中国做到了。这很大程度上,源自中国领导人的自信。”

“过去45年里,我一直和中国打交道。目睹了中国发展的三大趋势。”基辛格介绍,“在毛泽东时代,当他宣布中国成立,自此中国走向了独立。第二个趋势是,改革开放时期,在这段时期里面中国进入了国际体系,越来越融入到国际体系当中,经济地位越来越重要。1976中国与美国的贸易额都比不过洪都拉斯。但30年后,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了不起的成就。第三个趋势是,中国现在处在巨大变化的时期。我相信中国一定可以实现‘两个100年目标’。”

对于未来中美关系的发展,基辛格表现出坚定信心。他强调,两国在气候变化、网络安全、反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等议题上有广泛的合作前景。中美面临的任务是把人类共同的挑战转换成共同的任务,构建一个前所未有的世界秩序。

责任编辑:东方
来源: 南方都市报
相关推荐: 基辛格世界秩序中国
看完这篇文章有何感觉?已经有0人表态
时间:
2014年12月28日 ~2014年12月28日
地点:
北京市海淀区中科资源大厦南楼4层 水木汇咖啡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