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际 / 正文

中国在美投资达460亿美元 中企美国雇员5年增长5倍

2015-09-22 09:33:39 评论: 字体大小 T T T 扫描到手持设备
曾将海尔集团引入南卡州投资、现在正为佐治亚州政府做中国项目招商引资的林新伟说,这几年他明显感觉到赴美建厂成了很多中国企业自发的战略选择。

今天,中国国家习主席将启程访问美国,第一站西雅图是华盛顿州最重要的工商业城市之一,与中国经贸往来密切。而随着中美经贸关系的不断发展,中国企业在美投资正迎来新的历史发展期,中国投资者带来了美国经济复苏急需的资金和就业机会。而中国企业也得以学到更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和荣鼎集团联合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过去5年,中国对美投资额增长9倍,中国企业的美国雇员人数增长5倍。截至2014年底,中企在美投资额达460亿美元,雇佣全职美国员工8万多名,投资范围遍及美国90%的州。其中,2014年中国企业在美投资达到约120亿美元,再超百亿美元大关,其中并购交易数量达92宗,创历史新高。预计今年中国对美投资仍将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到一个国家投资,就等于给这个国家投下了信任票,”前美国助理贸易代表查尔斯·布鲁姆曾这样评价近年来中国企业赴美投资迅猛增长的态势。

8月5日,在美国俄亥俄州西南部的中国福耀玻璃集团莫雷恩工厂,美国工人迈克尔·奥唐奈搬运玻璃。

中企赴美投资迅猛增长

后危机时代,美国急需从外国投资中汲取推动经济和就业增长的养分,中国投资者带来了他们渴求已久的资金以及有着13亿人口的巨大市场。

与此同时,中国企业得以在美国这块商业管理、科技创新的“高地”深度体验那里的商业文明、法律架构和政治生态。中企在美投资正迎来新的历史发展期,其中蕴藏的机遇与挑战为双边经贸关系增添了新的内涵。

在全球首屈一指的创新产业聚集地——美国硅谷,总投资约2400万美元的中关村硅谷创新中心,即将正式对外开放。投入使用后,这里既能吸引硅谷前沿技术和团队入驻孵化,又能为中关村企业走向硅谷、布局海外提供支撑。

中心临近落成,近来项目负责人、中关村发展集团海外子公司首席运营官罗炜,每天大部分时间都要在现场监督施工进展。罗炜说,在海外进行创业的这些创业家们,走到这里就像一只脚踏入中关村一样。

曹曙是360公司硅谷孵化器负责人,这也是第一家由中国互联网企业,在硅谷成立的孵化器,已经吸引了10个创业团队进驻。

而元丰创投基金合伙创始人吴军表示,每年中国流到硅谷(投资)的钱大概在1亿美元。

2012年,掌握全球电动汽车电池领先技术的美国A123公司因资金链断裂宣告破产,来自中国的民营企业万向集团将其收购。一年后,A123开始盈利,破产时离职的工人纷纷回来上班。受惠于中国迅速发展的电动汽车市场,万向决定投资3亿美元将A123公司产能扩大一倍,在密歇根再建一处工厂。

万向美国公司总经理倪频表示,该公司密歇根工厂70%的产品销往中国。美国技术加上中国市场正是万向让A123起死回生的秘诀。

不久前,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美国马萨诸塞州(麻省)斯普林菲尔德生产基地奠基,该工厂将雇佣150名美国员工,生产的地铁机车将替换已经服役多年的波士顿地铁红橙线列车。

斯普林菲尔德市市长多梅尼克·萨诺在奠基仪式上说,任何经济发展项目背后都是就业,中车工厂将为当地创造150个收入不菲的就业岗位,这令人振奋。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国际问题高级研究学院中国项目主任戴维·兰普顿说,俄亥俄州州长曾告诉他,美国政界人士的字典中只有三个词:就业、就业、就业。中国对美投资创造就业机会正成为美中关系一个积极的新动向。

美国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尼古拉斯·拉迪认为,中国企业来美国投资不仅带来了就业和税收,还可以帮助美国一些行业实现复兴。

浙江科尔集团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建设的纺织厂近日刚刚开工。南卡罗来纳州曾是美国南方“纺织工业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从上世纪80年代起,全球化浪潮迫使南卡州大部分劳动密集型纺纱厂关门。科尔集团在南卡州的工厂开工不久就有一家印染厂和一家棉布厂决定在它附近落户,科尔的到来已经开始带动当地纺织业整条产业链。

中国福耀玻璃集团2014年收购美国俄亥俄州莫雷恩的闲置厂房建设汽车玻璃制造工厂,目前工厂设备已经基本安装完毕,并计划于今年10月开始量产。福耀玻璃集团为此计划投资3.6亿美元,预计为当地提供超过1500个就业岗位。

中车美国工厂所在的斯普林菲尔德市曾是新英格兰地区的制造业中心,但上世纪70年代后制造业开始外迁。马萨诸塞州州长查理·贝克表示,中车建厂或将促进当地制造业回归,它可能因此成为该州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倪频对记者表示,一些美国企业在全球化竞争的环境下没能形成规模经济,险遭淘汰。而具有全球资源优化整合能力的中国公司可以帮助这些美国企业降低总成本,实现产业结构调整。

赴美投资带给中企实惠

赴美投资也给中国企业带来诸多实惠。中美之间迅速缩小的制造业成本差距是很多中国企业赴美建厂的最主要因素。同时,中企也能够更接近北美客户,规避贸易保护主义,并学习成熟商业社会的运行规则。

科尔工厂负责人王可告诉记者,南卡州的电费比中国便宜一半以上,棉花价格便宜近一半,土地价格也低不少。同样在南卡州建厂的江南化纤首席运营官毛伟峰说,他们来美国建厂的原因包括规避美欧对中国塑料纤维发起的多轮“反倾销”调查。

曾将海尔集团引入南卡州投资、现在正为佐治亚州政府做中国项目招商引资的林新伟说,这几年他明显感觉到赴美建厂成了很多中国企业自发的战略选择。

倪频对记者说,万向集团收购A123公司最大的收获不是技术,而是管理经验。中国企业看重现金资产而轻运营,美国企业则看重运营管理、研发创新和竞争优势,中国企业需要向美国企业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

参与筹建河南金龙集团亚拉巴马工厂的张旭辉对记者表示,中国企业应该在中美两种行为方式间找到折中方案。美国的商业管理有很多值得中国学习的地方,中国企业一定要把学习到的先进理念和技术反哺国内。

国对美直接投资情况(2000-2014),图表源自荣鼎咨询

中美文化差异需磨合

资本融合帮助中国企业在美落地,而要生根则需要借助成功的文化融合。美国商务部前高官伯瑞·约翰逊曾对中国企业家说,一些投资者对在美国投资的认识过于简单,他们相信美国遍地是牛奶和蜂蜜,但直接投资者需要理解和应对当地固有的挑战和风险。

多元化官是“负责解决机构中多元文化带来的沟通障碍,创造兼容并蓄的工作环境”这样一个岗位,在联想,做这份工作的是非洲裔美国人康友兰。2007年康友兰初入联想时,中方员工普遍反馈她咄咄逼人。原来,新上任的康友兰本意是打算通过积极与同事的约见沟通推进工作。但问题就出在了约见邮件上。

康友兰说,我没有想到“request”这个在我的文化中很正式和礼貌的词,翻译成中文变成了“命令”和“要求”的意思,我同事就会想,她以为她是谁啊,用这种语气给我写邮件。

误会化解之后,康友兰开始深入了解孕育联想成长,而自己却完全陌生的东方文化。

如果说联想强调“兼容并蓄”的企业文化,那么海尔在美国则更提倡“本土化路线”。在海尔位于南卡罗莱纳州卡姆登市的工业园,从最基层的工人到园区中高层管理者都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海尔的研发、生产、销售“三位一体”的本土化策略在全美市场取得了的积极反馈,2014年海尔在美国终端销售额同比增长2%,产品已进入美国沃尔玛、百思买等主流渠道。

每周五下午,科尔集团位于南卡罗来纳州工厂的负责人王可都要花两个多小时和工厂里的美国雇员开恳谈会,了解他们对工作的想法和要求。“工厂正处在试运行阶段,工人提出的各种要求相当繁杂。有人要求减少工作时间,有人要求在休息室增加冰箱、微波炉和垃圾桶,”王可说。

参与建立金龙集团美国公司的张旭辉表示,美国员工向他提出每天必须保证两小时喝咖啡时间,这让他感到头疼。金龙美方副总经理基斯·韦尔告诉记者,双方讲着不同语言,哪怕一个简单问题,大家的理解有时也会南辕北辙。

25年来,南卡罗来纳州格林维尔市市长怀特接触过数不清的外国投资者。在他看来,外国公司在美投资的共同顾虑就是文化差异,德国公司严谨,意大利公司随性,中国公司和德国公司有点类似。

说到文化差异,格林维尔市的律师弗兰克·戴维斯举了个例子:中国工厂在国内建厂往往会把免费提供员工宿舍作为招工时的一个卖点,这些宿舍往往建在离厂房不远处;但在美国,不但员工不买账,这些宿舍还会被当做违规建筑。

比起这些生活细节,更难应对的是美国工人的生产效率。由于纺织业在南卡罗来纳州已消失多年,科尔集团不得不从中国请来十几个技术指导教如何使用从中国运来的纺纱生产线。每排纺纱机的尽头都有一个数字显示屏,实时显示操作人员操控的机器运作效率。中国工人很少会让这个数字低于97,而美国工人目前的最好水平仅能达到70多。

在美国有近10亿美元投资的福耀玻璃董事长曹德旺此前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谈到,虽然中美存在文化差异,但只要能够协商好条件,合作依然可以很顺利。“我答应了每小时加两美元工资,这是前雇主与工会打了四年官司却未能解决的要求;但作为交换条件,我提出美国工人在工作时必须达到与中国工人同样的标准。不能拿钱不做事啊!”

张旭辉认为,既然生产力主要要素中的人变了,管理思路和方法也得跟着变。他说:“这就好比同样是做羊肉,在中国会红焖,但在美国就要烧烤。”

责任编辑:沙枣花
来源: 观察者网
看完这篇文章有何感觉?已经有0人表态
时间:
2014年12月28日 ~2014年12月28日
地点:
北京市海淀区中科资源大厦南楼4层 水木汇咖啡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