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正文

李克强倡议:打造世界发展和利益共同体

2015-09-12 22:31:40 评论: 字体大小 T T T 扫描到手持设备
在回答达沃斯论坛创始人施瓦布关于国际产能合作动因的提问时,李克强说,我们要看到全球70亿人口当中,只有10多亿人口的国家实现了现代化和工业化,绝大多数国家还处于工业化的初期、中期,需求和潜力巨大。

 9月9日,李克强总理在大连会见来华出席2015年夏季达沃斯论坛的世界经济论坛主席施瓦布

9月9日,李克强总理在大连会见来华出席2015年夏季达沃斯论坛的世界经济论坛主席施瓦布

2015年夏季达沃斯开幕式特别致辞中,李克强首次提出“世界发展和利益共同体”这一新表述。其中有何深意?

可以把它理解为这是中国总理向国际社会发出的倡议。这句话的完整句式是:“打造互利共赢、包容共进的世界发展和利益共同体。”耐人寻味的是,致辞结尾时李克强再次重申上述观点:“打造利益共同体和发展共同体,共创人类美好新未来!”

查询过往的公开报道,“中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和基础,发展是硬道理”,这是李克强总理使用最频的观点之一。这也的确是不争的事实。中国30多年来正是因为埋头致力于发展,才取得今天这样辉煌的成就。他在此次夏季达沃斯致辞中说,中国经济的平稳发展不仅造福了本国人民,也惠及了世界。

事实上,发展又何尝不是当今世界的最大主题?翻开报纸,打开电视,今天这里发生地区冲突,明天那里爆发局部战争,更别讳言饥饿和贫穷,依然是我们这个星球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日常景象。全球发展的不均衡,南北差距的扩大,以及由此发端的各种极端和恐怖势力,正严重威胁人类的共同安全。发展不光是欠发达国家的问题,它是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挑战。因为在全球化深度融合的今天,“蝴蝶效应”此起彼落,任何一国或一个地区的问题都可能产生外溢,“地球村”里很难再有“独善其身”一说了。

李克强曾多次强调,“经济安全对一个国家来说是最基本的安全,因为人民要过上好日子”。而他在此次夏季达沃斯致辞中谈到发展时更明确表示:“人民的感受是最重要的。”

在回答达沃斯论坛创始人施瓦布关于国际产能合作动因的提问时,李克强说,我们要看到全球70亿人口当中,只有10多亿人口的国家实现了现代化和工业化,绝大多数国家还处于工业化的初期、中期,需求和潜力巨大。

无疑,在今天,发展依旧是人类社会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全球需要更均衡的发展,人类社会也应该更加公平地分享现代化、工业化的文明成果,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各种极端势力等滋生的土壤,这也符合全世界人民的利益。其实,国际社会对此早有共识,只是始终没有寻找到一条共惠路径。而“发展共同体”的提出,将会有力促成共识转化为共惠路径。构建新的世界发展格局,需要遵循这样的理念。

发展共同体需要纽带。道义当然是强有力的纽带,人类始终分享“大同”的梦想。但毋庸讳言,利益的分享才是构成这种纽带的最牢靠的根基。发展需要路径,而最可行的路径一定出自各方利益的最大契合点。

李克强大力推动的国际产能合作,作为一举多得、三方共赢之道,可谓利益分享的有效路径。其贯穿的理念正是,全球70亿人共享现代化和工业化成果。 李克强在致辞中说道:目前世界各国处在不同发展阶段,通过国际产能合作,不仅可以有效对接各方供给与需求,而且可以用供给创新带动需求扩大。开展三方合作,把各自优势结合起来,可以较低价格提供较高质量的装备和产品,降低建设成本,更好满足不同国家需要;也有利于各国破解产业发展难题、提升产业层次,推动全球产业链高中低端深度融合。

这是一个有担当、也有智慧的方案,它契合了各方利益诉求的最大交汇点。所谓南南合作、南北合作的框架,其实都寓于“利益共同体”之中。正像李克强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所揭示的:这就好比凸透镜聚光,把各方供给与需求聚焦,让各方利益交汇,从而凝聚起全球经济稳定增长的新动能。

国际产能合作正是通往“世界发展和利益共同体”的一条宽广大道,它既能承载走出全球经济低迷的迫切愿望,也能纠正世界经济复苏进程中的一些偏向。李克强在致辞中大声呼吁:“促进全球经济重回健康增长轨道,已成为当务之急。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的实践证明,单靠量化宽松政策难以解决制约增长的结构性障碍,而且可能带来负外部效应,着眼点还是要放在做强实体经济上。”

各国通过广泛参与国际产能合作,可以重塑有利于发挥各国的比较优势、更加均衡和普惠的全球产业链。正是依托这样高中低端产业链深度融合,“世界发展和利益共同体”这一良好愿景,才有了更强有力的路径支撑。

责任编辑:齐鲁青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看完这篇文章有何感觉?已经有0人表态
时间:
2014年12月28日 ~2014年12月28日
地点:
北京市海淀区中科资源大厦南楼4层 水木汇咖啡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