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正文

天安门广场:中国政治的晴雨表

2014-11-26 22:00:43 评论: 字体大小 T T T 扫描到手持设备
1988年,时任北京市旅游局局长、薄一波之子薄熙成把向世界各地的游客开放天安门城楼当成了一个心愿。1988年1月1日,北京国际旅游年的第一天,天安门城楼正式开放。

1988年,时任北京市旅游局局长、薄一波之子薄熙成把向世界各地的游客开放天安门城楼当成了一个心愿。1988年1月1日,北京国际旅游年的第一天,天安门城楼正式开放。

天安门广场上“祝福祖国”大花篮正式撤走是在11月17日,从9月25日起,这个天安门广场史上最大的花篮共计亮相53天,是广场上时间最长的一次展示。

这座花篮高18.2米,篮盘直径15米,中心花坛直径50米,大花篮中共需插置巨型花80余枝,可以保证在10级大风中不凌乱、不倾倒。这是30年来中国工业技术的成果——最大的那支牡丹重300公斤,直径3米2,相当于两个成年中国女性的平均身高。

花篮的外观跟往年变化不大,都是颜色鲜艳、花团锦簇的模样,只有在诸如《北京晨报》的报道上,你才能知道背后的高科技细节。今年花篮上的仿真花采用了新的3D扫描定位技术,每一朵花都有坐标。

插花工艺技师完成花篮模型制作后,先用3D扫描定位技术定位支撑杆、方向,标注出各个定位点,而后进行等比例施工。

换句话说,我们墙上挂个油画贴个对联都要远远地找另一个人看看“正不正”,但在天安门这种工作是由高科技来完成的。

天安门被看做北京中轴线上的原点,而3D扫描定位技术保证花篮上每朵花都在自己的集体中,保持端正在正确的位置上。

大花篮和天安门广场在这30年间遵循的原则几乎无二,大变动没有,而新的改变体现在细微末节处,尤其是高科技从各个角落里不断渗透进这个被年轻建筑包围的广场。

天安门广场上站岗执勤的战士。摄影/尹夕远

责任编辑:沙枣花
来源: 博客天下
1 2 3 4 5
看完这篇文章有何感觉?已经有0人表态
时间:
2014年12月28日 ~2014年12月28日
地点:
北京市海淀区中科资源大厦南楼4层 水木汇咖啡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