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正文

大陆学者:对马英九既肯定又否定 优点是主要的

2011-07-11 09:59:00 评论: 字体大小 T T T

环球网7月11日消息,中评社发表了评论员、台海问题专家李家泉的文章,分析蓝绿双方在选战中的大陆政策以及“台独”在岛内的生存空间。文章如下:

6月17日台湾《旺报》发表署名李国政的一篇文章,题为《抛弃讨好绿营,擦亮蓝营品牌》。看后颇有同感。

文章对马英九有“恨铁不成钢”之感。作者认为,马当局一味讨好绿营,不敢提统,反对提统,因为提统绿营一定反对,所以“统一在台湾没有市场”。这也就是说,在台湾有没有统一市场,完全是由绿营决定的,这似乎不止是马英九一人,整个蓝营大都如此。危哉,斯言!

没有统一市场,那就只有“台独”市场了。该作者回忆说:“20多年前‘台独’在台湾只是‘很小市场’时,‘台独’人士就理直气壮地宣扬之,终于把当时‘独霸市场’的统一打得落花流水”。

我想,2008年春,台湾选举,马英九领导的蓝营不是同样地曾把陈水扁领导的“台独”打得落花流水?曾几何时,绿营在蔡英文领导下,似乎又东山再起,卷土重来了,马英九和蓝营在“立委”补选中连连败北。新五都选举,表面上蓝绿对比是3:2,蓝营赢了一席;实际上绿营的总得票数竞超过蓝营40多万张票。即将举行的2012年大选,马英九的“政绩”虽称“亮丽”,但却转化不成“选票”。马英九的选情似有趋于险恶之势,这是为什么?

作者回答说,这是以马英九为首的蓝营“讨好绿营”的结果。他还说,台湾前“蓝察院长”钱复忧心之余,责备了马英九的一些做法。我想,马英九也许是出于“团结大多数”的良好愿望,对于民进党一味牵就,一味让步,简直是打不还手,骂不还口。而民进党呢,对于这种让步却并不领情,而且事事相逼,得寸进尺。一个是“攻”,一个是“让”,从而助长了民进党和绿营的气焰。明明是民进党“倾洋卖国”,挟洋自重,挟外欺内,而却偏偏骂英九是“倾中卖台”、“矮化主权”、“取悦中共”,以掩护自己的“卖国”又“卖台”。什么是“倾中卖台”、“矮化主权”、“取悦中共”,统统是“台独”语言的代名词。马英九之所以想讨好民进党,说得白一点,一是想争取他们选票,二是想当“全台领袖”,实际上不过是美梦一场。尽管马英九对民进党委曲求全,而民进党究竟有几人投过马英九的票?他们有可能拥护马英九为“全台领袖”吗?马这样做的结果,不但没有得到绿营的回报,反而失去了蓝营特别是深蓝的民心。如此无得有失,选情怎么能不“趋于恶化”呢?应该是马英九省悟、急起直追的时候了!

还有,马英九提出的所谓“不统、不独、不武”,作为暂时的权宜之计还是可以的,但决不可以视为长期的战略方针。说白了,马的“不统”,是为了讨好民进党;“不独”是为了讨好大陆,“不武”是为了讨好美国。从长远看,它是谁也讨好不了的。如果不改,终有一天会让他完全失望。仅从马对民进党的政策来说,其对民进党的“台独”、“主权观”,是有某种保留的。马英九说,“中华民国是主权独立国家”,这与民进党提出的“台湾是主权独立国家”,有没有一点相通之处或共同点?首先应该肯定两者还是有区别的,马的说法可以与“一个中国”原则挂勾,这正是许多人没有反对的原因。但它同时是不是也可以与“两个中国”、甚至“一中一台”挂勾呢?也未尝不可,但这要看时机和条件。我曾经在一篇文章中说过,民进党中有人认为,从经济上看,民进党必然要向国民党靠拢,但从政治上看,国民党迟早要向民进党靠拢。其中很显然就包含有这个意思。妙哉,斯言,颇值得国民党人思考!

国民党说的“不独”,共产党当然不会反对;但其说的“不统”,中国共产党和大陆13亿人民,能够长期忍受吗?台湾岛内凡“认同中国”的同胞,而且相信这样人会越来越多,他们能够接受吗?

至于“不武”,目前美国当然是欢迎的,但是从长远看,台湾毕竟是美国的包袱,美国不可能会为保护“台独”而付出重大代价。当年的陈水扁在台湾利用执政搞“急独”时,就与美国的关系搞得十分紧张。如今的蔡英文,我看走的也是陈水扁道路,当年陈水扁羽毛未丰时,就像今天的蔡英文一样,搞的是柔性“台独”,我称之为“笑脸台独”,而当陈水扁一旦羽毛丰满、手握大权时就搞起“急独”了。现陈水扁执政时的人马已几乎全被蔡氏收编了,谁能保证蔡英文今天的柔性或“笑脸台独”,不再走陈水扁的老路?历史是一面镜子,相信美国会认真考虑的。

总之,我对马英九此君,既肯定又否定。之所以肯定:第一,马是反对“台独”、承认“九二共识”的,这是民进党人做不到的;第二,马主政台湾以来,在两岸关系上做了很多好事,特别是实现了“大三通”,签署了“两岸经济发展框架协议”,这些都是带里程碑性的突破;第三、马为人正派、清廉,不搞歪门邪道。这些都是难能可贵的。之所以又否定:第一,马在统一立场上不坚定。其所提“终极统一”,本来是正确的,民进党一反对,就不敢坚持了;第二、缺乏历史使命感。马曾不止一次地公开宣称,他在自己任内“不谈统一”;第三、不能团结人,特别是对党内、蓝营内部持不同意见的人。两者相比,优点毕竟是主要的,我作为一名爱国主义学者,对他理所当然是“补台”而不是“拆台”;“批马”是为“保马”而不是“倒马”。

最后,这里还应该回到我在前面提出的主题,即统一在台湾有没有市场的问题。我承认,最近十年来,台湾主张统一的人数确在下降,而主张“独立”和维持现状的人却在增加。台湾许多媒体或单位所作“民调”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但我认为,这一切都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可变的,一旦客观条件成熟了,政策和工作也能到位,人们的政治倾向性可以在一夜之间发生巨大变化。岛内选情如此,两岸统一也是如此。我坚信,未来的一切一定会向有利于两岸和平统一的方向变化;中国的统一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定能够实现的。

责任编辑:王玉
来源: 环球网
看完这篇文章有何感觉?已经有0人表态
时间:
2014年12月28日 ~2014年12月28日
地点:
北京市海淀区中科资源大厦南楼4层 水木汇咖啡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