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正文

台媒:台可借鉴大陆经验从重从速清理问题食品

2011-06-01 11:25:56 作者: 中新网 评论: 字体大小 T T T
台湾发生塑化剂风暴后,大陆也密切观察事件发展,最高人民法院并要求各级法院,依法从重、从速严惩危害食品安全的罪犯。塑化剂事件关系民众健康与大批食品业者生计,“从重、从速”的确是台湾可借镜的处理原则。

中新网5月31日电 台湾《中国时报》31日发表社论说,台湾发生塑化剂风暴后,大陆也密切观察事件发展,最高人民法院并要求各级法院,依法从重、从速严惩危害食品安全的罪犯。塑化剂事件关系民众健康与大批食品业者生计,“从重、从速”的确是台湾可借镜的处理原则。

文章摘编如下:

塑化剂毒害民众的范围似有扩大蔓延趋势,如今不只食品,连化妆品也有!“食品”和“化妆品”都是商品,也就是说,在不肖业者有意违法之下,无辜的民众等于花钱买毒,健康受损。业者这么恶质的行为,“政府”一定要从重处罚!

经过卫生单位和“检调”连日追查,这起全球首见的食品被塑化剂污染事件的眉目逐渐清晰,主要“毒头”来自昱伸香料和宾汉两家上游原料业者。而昱伸已经营卅年以上,成为台湾最大含毒起云剂供货商,中下游供货对象难以计数,以致台湾大大小小食品业者几乎都中毒,和民众一样,成为这起事件的受害者。

目前经过“政府”跨部门小组的稽查,已经发现五百种以上的商品沦陷;而五百种以上商品,又涉及更多的食品制造业者,若说成百上千的食品业者都是故意添加塑化剂,那么,台湾食品安全问题就非同小可。但根据食品界反应,塑化剂在食品制造过程中,所占份量与成本微乎其微,业者不太可能有意添加毒物害人。而许多中镖的食品业者是股票上市柜公司,或经营多年的老字号,在这一波风暴中,“政府”有必要迅速查清毒原料流向与责任,还食品制造业者清白,也能让民众不再遑遑终日,不知道吃什么才好。

塑化剂有十六种,根据检方调查,昱伸使用DEHP塑化剂是近几年的事,这种塑化剂一、二天就能被人体代谢,民众停止吃问题食品就好了。但昱伸承认,之前至少25年的时间中,是使用更毒的DOP塑化剂,这种塑化剂不能被代谢排出,而是一直累积在人体内。这么毒的东西,竟然被加进合法的食品添加物起云剂当中,以致被民众吃进体内,业者触犯的法律,即使构不成杀人罪,也可以杀人未遂视之。

塑化剂风暴掀起民众恐慌、食品业者经营损失,但连吹几天之后,我们也看到“政府”单位的疏失,必须一并检讨改善。

首先,“卫生署”对很多毒性物质以最严格的标准“不得添加”、“不得检出”来规范。但“政府”施政不是定了规定,以为薄薄一纸法律、公文,就能保障民众安全了。否则,现在怎么会在成千上万的食品中检出塑化剂?

对于塑化剂等环境荷尔蒙、抗生素、化学添加物,有了不准添加的法律后,“政府”还要不定期抽查,和存心钻漏洞、取巧投机的不肖商人斗法,尽可能的杜绝有害物质进入民众生活中。

对于负责毒物管制的“环保署”,目前很多专家和团体都希望能将塑化剂由第四类毒物管制,提升到第二类,如此可以加强管制力度;查获业者违法后,惩处也更重。但“环保署”一直没有正面表态,这种消极态度,如何能响应要求食品安全的强烈民意?

根据“环保署”最近的稽查,台湾三百家贩卖塑化剂的原料业者中,仍有20家没有依法申报产品进出口与交易纪录。虽然20家还不到整体业者的十分之一,但只要有几公斤的塑化剂违法流向食品界,危害就难以想象。如果不是这一波风暴,这20家原料业者就一直是防毒大网中的漏网之鱼,“环保署”也必须建立更严密的稽查方式。

在这一波风暴中,食品与通路业者也抱怨,“政府”没有标准作业流程,一开始是要求业者提出不含DEHP的报告,后来又追加到要不含六种塑化剂,而台湾检验能量又不足,业者送验大塞车。今后民众对食品安全的要求与监督将更趋严格,“政府”有关单位对于检验能量的问题,必须极早规划因应。

台湾发生塑化剂风暴后,大陆也密切观察事件发展,最高人民法院并要求各级法院,依法从重、从速严惩危害食品安全的罪犯。塑化剂事件关系民众健康与大批食品业者生计,“从重、从速”的确是台湾可借镜的处理原则。

责任编辑:王玉
来源: 中新网
相关推荐: 大陆经验食品问题
看完这篇文章有何感觉?已经有0人表态
时间:
2014年12月28日 ~2014年12月28日
地点:
北京市海淀区中科资源大厦南楼4层 水木汇咖啡馆